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美丽甘肃科技发展概况
  来源:甘肃政府网  作者:甘肃淘知  时间:2011-09-19

 

 
  一、发展历程

甘肃科技发展历程,可分为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部分。古代是指从古延伸至清代,近代主要指清末到民国年间,当代是指新中国建立以后。

1.古代科学技术、

甘肃古代科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这一方面与甘肃的历史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与民族状况有关。大致可分三个时期。

一是秦朝以前时期。打制石器是甘肃乃至全人类社会的第一技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从打制石器开始,石器的劈、断、刮、穿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获得食物和用具的效率;此后,钉、缝、捆、纹、绕、织等技术的创造,为原始人穿上衣服,住上棚屋创造了条件。取火技术、狩猎技术和采集加工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后,甘肃古代在石器二次加工技术、狩猎技术、制陶技术、农具制作技术、冶炼技术、酿酒技术、衣服制作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商代后期进入农业社会初期,有原始的“火耕”向粗放的“耜耕农业”过渡,耕作整地工具中木石制的耜、耒逐渐出现。以临夏齐家文化为代表的青铜器,实行“耦耕”,采用散播和点播,普遍把种植黍稷同撂荒黍稷田结合起来,形成最初的旱田耕作;西周时,我省东部和中部的农业经济已经形成,农具出现了铁犁,用牛耕地,单季旱作,一年一熟,西周至秦汉是甘肃科技发展的重要奠基时代。

二是秦汉至宋元时期。这期间,我省的取火、狩猎和采集加工三大技术逐渐发展。在三大技术的基础上,制陶、冶金和种植等技术得到了逐步提高,甘肃成为当时全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由于产品剩余,出现了交换,形成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也促使了更大范围的技术引进和流入,促使甘肃科技进一步发展。通过交流,甘肃从西域引进了胡麻、大葱、胡萝卜、大蒜、葡萄、苜蓿、安石榴等农作物,并推动了桥梁建设、造船技术、建筑技术、铸造技术、粉塑、壁画和装饰、农产品加工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期间建成了我国最大的具有建筑、粉塑、壁画和装饰科学技术的“美术博物馆”—“莫高窟”。

三是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原文化持续地在甘肃传播,使农业、矿业、毛纺织业、水动力资源利用、手工艺品、机械工业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方面,到清朝年间,农业耕作方法和选中方法,主要有耦耕、代田法、区种法、耦犁和耧车、选种、拌种、沙田耕作等;矿业技术方面,主要开采沙金、白银、铁、煤炭等并就铜、铅、玉石、石膏、汞、硝等矿产都有广泛的开发与利用;机械工业方面,以人工风箱送风、冷风入炉,炉前砂模铸块工艺逐渐完善。在左宗棠的主持下甘肃机器采金的拟办和若干种近代机器的试制,标志着甘肃近代机械采矿的开始;毛纺织业方面,甘肃手工毛纺织在我国工业史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明清两代是甘肃毛纺织业的极盛时期;水动力资源利用方面,以水磨为代表的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在全国占有领先地位;手工艺品方面,临洮石砚、甘肃玉器夜光杯、狄道漆器、秦州漆器等著名手工艺品在全国享有盛誉。

2.近代科学技术

甘肃在戊戌变法之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并在民国初年逐渐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一度兴盛。可分为萌芽、发展、兴盛三个阶段。

一是近代科学技术的萌芽阶段。从同治年中期,特别是光绪年间到辛亥革命,具有近代科学水平的机械制造业、冶炼技术、通讯技术、纺织制毯技术、印刷技术、地质勘探技术、建筑技术、医药技术等先后引进我省。这期间兰州制造局创办,主要从事“后膛螺丝大炮”、“后七响枪”及各种枪、炮、弹药制造,且具备冶炼、铸造、车、刨、钻、镗等系列近代工业生产设备与技术人才,并成功地在兰州试制灭火器和蒸汽动力抽水机。并建立了如化工厂、织布厂等各种近代工业的厂子,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办了甘肃全省中等矿务学堂、农林学堂和兰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等,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邀请德国专家修建了黄河铁桥。同时通讯技术、冶金技术、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初步发展。

二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阶段。从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前夕,甘肃地质勘探与石油化工、电力、通讯、轻工、医药、农业技术发展较快。1913年,通过地质勘探,在玉门发现了油矿,使原油勘探进入定量分析的近代科技阶段;1914年,甘肃省农会会长王树中在皋兰县北乡经过科学试验,取得了沙地抗旱好效果,创造了旱地农业新技术;1932年,朱允明在“在中央气象研究所”学习气象测侯技术回来后,在兰州成立了我省第一个科研院所—“甘肃省立气象研究所”;1923年,天水设立的电灯厂,将原来30千瓦电机改为200千瓦。同年,兰州设立无线电台,开始采用无线电通讯;1934年,甘肃首次采用机械化制纸烟技术生产香烟。并在兰州创办了我省第一家制皂企业—新民肥皂厂;1935年,武威安装1台12千伏蒸汽发电机组,使西方蒸汽机技术在甘肃落户。西北制药厂在兰州成立,主要生产酒精、硼酸、麻黄素、凡士林等。同年,并建起了民勤、临洮、平凉、西峰等8个气象测侯所。

三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兴盛阶段。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甘肃成了大后方,东北、华北部分高等院校、工厂牵到甘肃,促进了甘肃科技的大发展。石油工业开始生产,经过多年的努力,玉门油矿开始生产汽油、煤油、白蜡等4种石油产品,真空蒸馏厂开始试炼原油,设备技术有了新发展;通讯技术进一步发展,1941年,甘肃广播电台安装了全省第一台100瓦中波发射机开始试播。到1945年甘肃广播电台正式成立,同时安装10千瓦中波发射机;电力技术进一步发展,天水建立200千瓦的小火力发电厂后,武威也安装了12千瓦蒸汽发电机组。1943年,天水在王家磨修建水力发电站,这是甘肃工·业能源技术的一大进步;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1944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兰访问,带来草木樨等92种牧草籽种和“蜜露”甜瓜种子,后命名为“华莱士瓜”,1955年改名为“白兰瓜”;等。这一时期,甘肃的工业体系得到了初步建立,农业产业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3.当代科学技术

从建国到现在,甘肃科技发展经历了1978年以前的组建、发展、整顿恢复和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后科技事业持续稳步大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科技事业的组建。这一时期的甘肃科技工作,主要是团结知识分子,组建科学研究和科技管理机构,普及科学知识,改进与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1951年起,根据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精神,组建甘肃科研群众团体,甘肃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筹委会、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兰州分会相继在甘肃省成立。根据甘肃工业大规模起步的要求,国家从各省市抽调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支援甘肃工业建设,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一五”计划的全面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交通能源方面,在恢复宝天铁路,新建天兰铁路的基础上,又兴建兰新、包兰铁路干线。建成了兰州郑家庄电厂和西固热电厂等。地质勘探方面,地质科技工作者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完成了白银大型铜硫矿床地质勘探,发现了永昌县金川地区大型有色金属矿、镜铁山矿,找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等油田,为玉门油田较大规模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工业方面,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将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16个安排在甘肃。兰州炼油厂、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所属的化肥厂、橡胶厂及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开始兴建和建成。农业方面,在引种试验、耕作制度改良、农具改造等诸多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到195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8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12公斤,是甘肃历史最好水平。此时,羊人工授精技术,马拉收割机、播种机、双轮双铧犁等多种新式畜力农具开始推广应用,全省第一个拖拉机站在永昌县建立。

第二阶段:科技事业的发展。1962年,甘肃科技根据中共中央批转的《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和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同年12月1日甘肃省科委公布《甘肃省1963年科技工作要点》,着重强调从10个方面加强全省科技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开始三线建设,航天、航空、电子等工业兴起,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冰川、沙漠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先后在兰州成立,为甘肃科技战线增添了一支水平高、实力强的力量,增加了一些新的科学技术领域,促进了甘肃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虽一度受“左”的思想影响而出现曲折,但在大办工业、大抓农业的形势下,根据“科学技术为生产服务”的方针,科学技术事业仍然得到一定发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兰各研究所与甘肃广大科技人员合作,先后发现并勘探了大道尔基大型铬矿、长庆大型油田等,为甘肃矿产资源的开发及经济发展,交通布局,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

第三阶段:科技事业的整顿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甘肃的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不少科技人员仍坚持科学研究,设计出我国第一台用于橡胶后处理的挤出机、大尿素合成塔试制等一批科研成果,更为振奋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在酒泉成功发射,广大科技人员为甘肃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共中央于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甘肃省委决定:恢复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省科协,成立甘肃省科学院。甘肃省科技工作进入恢复发展阶段,恢复和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和专门学会。科技成果又开始实行登记、评审和奖励。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活动又开始活跃起来,全省科技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第四阶段:科技事业的持续稳步大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甘肃科技事业在改革、开放中持续稳步发展,科学技术进入了振兴时期。根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按照面向经济建设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对农业和以石油、化工、电力、煤炭、有色金属为主导产业和机械、电子、轻纺、建材、食品等相配套的工业领域的技术科学和基础科学的科学技术研究做了全面部署和安排,科技事业得到了持续稳步大发展。在重离子物理、辐射技术、石油化工催化、特种润滑材料、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高原气象、草业科学及藏语信息系统等方面代表着国家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二、当代科技发展状况

(一)不断完善科技法规建设,营造了科技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1.科学技术法规与政策不断完善。为营造良好的的科技发展环境,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甘肃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甘肃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甘肃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和《甘肃省专利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与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关于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2.科技发展规划与计划引领科技发展。我省科技发展规划始于1954年编制的《1956-1967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于1963年编制了《1963-1972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86-2000年甘肃省科技长远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编制了《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甘肃的战略目标,明确了甘肃省未来15年发展的9个重点领域和11个重大专项。根据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我省首次编制了《1978-1985年甘肃省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建成一个科技研究体系和组织管理系统、新建一批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建设一支科技研究队伍、攻克一批科技关键问题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我省科技发展的6个方面、8个主攻方向和77个重点研究项目。以后每五年编制一次科技发展计划。2006年编制了《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将“计划”改为“规划”。先后实施了“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创新引导计划”等一批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计划。

(二)努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事业稳步发展。

1.科技人才从十分匮乏到总量稳步增长。1949年,全省分布在工业、农业和文教卫生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000多人,仅有科学教育馆、西北防疫处等8所实验研究机构,科技人员320多人,人才十分匮乏。改革开放前,全省拥有各类性质和类型的科研机构189个,科技人员11592人。改革开放后,科技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省委、省政府采取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措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截止2008年底,拥有独立科研机构125个、科技人员16552人。

2.科技投入增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以及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投入逐步加大。科技三项费从1980年的83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01亿元,年均增长12.53%。2006年、2007年、2008年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23.86亿元、25.6亿元、31.8亿元,R&D经费占同期GDP的比例为1.05%、0.95%和1.0%。

3.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显著提高。根据国家科技部《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2008年,我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0.17%,全国排名第22位。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中介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基本架构,发挥了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重点建设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协调互动、运转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显著提升。截止2009年,我省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部门重点开放实验室(基地)24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研究台(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6个,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16个。

4.科技产出成果丰硕。在1978年召开的甘肃省科学技术大会上,表彰奖励了206个先进集体,413名先进个人,688项科技荣誉奖。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取得省级科技成果4366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1136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63项。其中,2009年,全省共取得省级科技成果857项,获国家科技奖11项,省级奖181项,均达历史最好水平;2009年各类专利申请达到2676件,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授权1275件,我省拥有的专利突破万件大关;2009年实现技术交易额35.6亿元。与“十五”末的2005年相比,年增长约20%;2008年我省发表的论文3657篇,占全国比例的1.52%,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位排在第19位。

  5.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我省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从1949年到1958年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各个自然科学学会,结合全省生产建设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科普工作是以举办科技培训班、科普讲座、编印科普材料、组织科技宣传队下乡、进企业等形式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自1994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科普工作得到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后,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普法》和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体两翼”,不断完善科普工作机制和政策,制定出台了《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等政策法规,建立了甘肃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集成科普资源,建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普教育基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三)围绕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就。

1.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建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成为国际上重要的重离子研究中心之一,为我国重离子物理基础研究以及重离子束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航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实验条件和新的科学机遇,也为实现我国大型医疗装置-重离子治癌专用加速器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具有特色的基础研究位列世界前沿。在重离子物理、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冰川冻土、沙漠化防治、草业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就,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3、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全省农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广大科技人员在科研基础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的条件下,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任劳任怨,扎扎实实,培育出了一大批动植物新品种,研究出了一大批抗旱、节水新技术,开发了一大批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农副新产品。建国以来共培育出了以甘麦8号、陇鉴127、甘春20号、陇春20号、兰天10号为代表的小麦新品种,为甘肃省小麦的稳产、高产提供了良种保障;以亚麻新型雄性不育系的创建及研究、陇亚8号、陇亚9号、天亚等为代表的亚麻新品种培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以陇薯3号、陇薯6号为代表的陇薯系列新品种培育为甘肃省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位于双第一提供了技术保证;以甘啤3号、甘啤4号为代表的啤酒大麦新品种培育,使我省的啤酒大麦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以大通牦牛、中国黑白花奶牛、甘肃黑白猪、甘肃高山细毛羊等新品种的成功繁育,为甘肃省成为我国的畜牧大省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以“121”集雨节水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技术,为甘肃省旱作农业的稳产、高产和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技术保障,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以口蹄疫疫苗和国家一类新兽药“喹唏酮”的成功研制,为我国畜牧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成效显著。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是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一批国家级星火产业带。以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和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为重点,以提高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质量,支撑酿酒原料、高原夏菜、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各项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4.02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116.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3.13元。

富民强县工程进展顺利。以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民“富”县“强”为目标,紧紧围绕“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这条主线,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截至2009年底,我省有30个县区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区,共争取国家专项30个,资金4707万元,项目涉及十一个市的20个特色产业,带动各方面投入达到十多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4.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有了重大突破。通过不断加强对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工作,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以冰川冻土应用技术、沙漠化防治、人用疫苗研制、生物医药、重离子治疗癌症的研究为代表的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5.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稳步发展。长期以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围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特种润滑材料、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发了一批水平较高、对传统产业有较大提升的新技术、新成果。如在工业领域取得的丁苯橡胶、海洋钻机、铜镍冶炼、人工心脏瓣膜、数控机床、钢管扩径机等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农业高新技术”六大支柱产业。兰州高新区2009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50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537倍;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白银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与2001年10月合作创建的省级园区,截至2009年,高新区入驻项目83个,销售收入15.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工业增加值3.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金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先后被国家科技、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新材料产业国家高薪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2009年,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生产总值12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2.8%,完成工业增加值11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2.6%。酒泉工业园是省政府首批命名的省级重点开发区,2009年园区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上缴税金近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6万人。先后被科技部命名为“酒泉国家风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省发改委和省科技厅命名为“甘肃酒泉风光电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

(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科技合作成效显著。

1.国际科技合作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1956年成立了中共甘肃省委国际活动委员会和中共兰州市委国际活动委员会,主管整个对外交流工作。我省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由最初简单的“迎来送往”逐步转变为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促进对外科技交流为措施,开展有重点、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截止2008年,已与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美国、、德国、日本、、荷兰、英国、等在内的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间建立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建国以来,通过各种渠道选派18000多人次的科研人员出国进行科技交流合作;应邀来我省开展各类科技活动的外国专家达20000余人次。共举办了400多个各种专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一个以“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已基本形成,已建有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4个。在反质子与离子大科学研究、水资源保护及利用、太阳能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扩大了国际科技合作工作的影响力,为建设创新型甘肃和促进我省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做出了贡献。

2.省部和省院合作方面。2007年12月,甘肃省政府与科技部在北京签署了《部省工作会商制度协定书》,确定了黄河(甘南段)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及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兰(州)白(银)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兰州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和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建设、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等5个主题、17个议题。2009年7月,国家科技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兰州召开第二次部省会商会议,就“甘肃省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省建设、甘肃新能源基地建设、医药产业发展、干旱半干旱现代农业发展和重点生态区恢复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等5个主题和22个议题达成了共识。在科技部和甘肃省密切协作下,部省会商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省院合作工作位居全国前列。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科学院科技及人才优势,中科院与甘肃省政府分别于1999年3月、2003年12月和2009年3月签订了《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书》。截止2008年,甘肃省和中科院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14个,排在全国第7位;销售收入20.3亿元,排在全国第16位。中科院兰州分院吸纳来大学和科研机构客座研究团组26个、客座研究员114人、高级访问学者99人、企业科技人员29人、推荐科技人员担任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级技术职务4人。 省院合作促进了“甘肃省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基地”、“甘肃省重离子治疗癌症实验室”等一批基础平台的建设。

三、主要特点

我省科技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总体而言,都是紧紧围绕当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十一五”科技工作总结,目前我省科技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技产出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2006-2009年,全省科技产出成果丰硕,共取得科技成果3097项,实现技术交易额116亿元,申请专利达7922项,其中授权专利4179项,四年的产出相对于“十五”的五年,分别增长了6%、241%、54%、71%,其中2009年上述指标分别比2005年增长52.8%、139.6%、52.1%和133.1%。四年间,甘肃省共授予省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718项,获得国家科技奖项23项。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居全国第9位,处于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建国60年来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阶段。2009年专利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拥有的专利首次突破万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经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可以预见,未来五年,由于内需市场和产业转移的需要,科技支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具有巨大的空间,完全有可能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是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攻坚期。“十一五”时期是甘肃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加速,2008年,甘肃省高新技术产值59.6亿元,较2005年增长3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2.6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增长幅度居全国第10位。2006年实施重大专项计划以来,围绕优势及新兴产业竞争力,在装备制造、风能发电及设备、现代生物技术及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解决了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提高了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了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增强了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创新体系建设,为重大工程建设和产业聚集提供了科技支撑,对甘肃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意义。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轻纺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钢铁有色产业五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传统产业改造进程加快。风力发电、新材料、煤化工等新兴产业初步显现。

三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进入迅发期。2008年,我省拥有科技活动人员5.6万人,R&D人员2.03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1.6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11.5%、28.5%、15.2%。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以及企业研发人员数均有所增加,分别居全国第23位、21位和19位。自2007年开始,R&D人员增加幅度较大,“回流”、“回暖”现象明显,科技人才的快速成长为甘肃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由2004年的25%调整到2008年的46%。“十一五”期间,通过重点院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和创新高地建设,改革科技奖励制度,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营造了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

四是科技投入进入提速期。“创新型甘肃”战略实施以来,科技投入总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6—2008年,甘肃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分别是24.0、25.7、31.8亿元,说明我省财政科技支出逐年增加,科技经费投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17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52%,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65%,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2006年启动的10个重大专项,支持重点科技项目274项,共投入省级科技专项资金近1.6亿元,占到省级科技经费的1/3左右。科技投入总量的增加和投入结构的优化,为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五是科技体制机制进入创新期。“十一五”期间我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拓展,由局部的制度创新向全面的机制创新转变。200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甘肃”的发展战略,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科技发展指导方针下,颁布实施了《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未来15年全省科学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配合创新型甘肃战略的实施,省政府颁布了《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全省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调整重组,形成了“定位清晰、结构合理、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及项目资金监督体制。完善了甘肃科技管理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了“一网两库”,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奖励的网络化、电子化手段。

六是科技合作进入活跃期。“十一五”期间,我省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建立了部省会商和省院合作机制,院地、院企合作成效显著,与国内外有关科研生产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势头。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开展了有重点、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初步形成了“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国际科技合作取得新突破,建立了4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取得显著成效。(省科技厅网站)
 

Tags: 责任编辑:UN01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11-09-19] ·魅力甘肃文化事业基本情况
[2011-09-19] ·美丽甘肃科技发展概况
[2011-09-19] ·甘肃金融概况
[2011-09-19] ·甘肃交通概况
[2011-09-19] ·魅力甘肃的人口情况
[2011-09-19] ·甘肃历史沿革
[2011-09-19] ·甘肃宗教概况
[2011-09-19] ·美丽甘肃的民族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