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魅力福建的自然概貌
  来源:福建政府网  作者:福建淘知  时间:2011-09-15

 

   【地 理】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东南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全省土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
  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总体上西北高东南低,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因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闽西大山带和闽中大山带。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滨海平原。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千米,宽度不一,最宽处达百余千米。北段以中低山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一般为600~1000米。位于闽赣边界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明显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层状地貌发育。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红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构成瑰丽的丹霞地貌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闽中大山带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构成,长约550千米,以中低山为主。北段鹫峰山长百余千米,宽60~100千米,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中段戴云山为山带的主体,长约300千米,宽60~180千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米;南段博平岭长约150千米,宽40~80千米,以低山丘陵为主,一般海拔700~900米。整个山带两坡不对称:西坡较陡,多断崖;东坡较缓,层状地貌较发育。山地中有许多山间盆地。
  东部沿海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闽江口以北以花岗岩高丘陵为主,多直逼海岸。戴云山、博平岭东延余脉遍布花岗岩丘陵。福清至诏安沿海广泛分布红土台地。滨海平原多为河口冲积海积平原,这些平原面积不大,且为丘陵所分割,呈不连续状。闽东南沿海和海坛岛等岛屿风积地貌发育。
  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岸线十分曲折。潮间带滩涂面积约20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港湾众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大深水港湾。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平潭岛现为全省第一大岛,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岛屿已筑有海堤与陆地相连而形成半岛。(陈飞)

 

 

  【气 候】

  2009年气温显著偏高,降水量偏少,气象灾害偏轻,气候年景属正常。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显著偏少,1月上中旬,全省各地出现持续性低温冻害过程,但冬季气温仍偏高1.4℃,为暖冬,降水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少年,持续的少雨使全省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秋冬气象干旱;春季气温正常、降水偏少,局部地区出现强对流天气,灾情较轻,雨季于5月18日开始,7月4日结束,起止时间均偏迟,历时偏短,强度偏弱,降水量偏少2成,使沿海地区出现秋冬春气象连旱;夏季气温偏高、降水正常,7~8月先后三次出现最高气温超过38℃的较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秋季气温偏高、降水正常,10月31日~11月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西部北部地区出现寒潮天气过程,历史上较少见,闽南局部县(市)的夏秋干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热带气旋登陆或影响福建,个数略多,特点是影响路径偏南,风雨影响偏轻,造成灾害较轻,其中有3个热带气旋登陆福建,分别是第3号热带风暴“莲花”6月21日在晋江登陆,6号热带低压7月14日在莆田登陆,第8号台风“莫拉克”8月9日在霞浦登陆。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20.0℃,偏高0.8℃,属显著偏高。冬季(12~2月)平均气温为12.2℃,偏高1.4℃,属偏高,出现暖冬,其中2月平均气温为16.1℃,异常偏高5.3℃,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春季(3~4月)平均气温为16.5℃,偏高0.3℃,属正常;雨季(5~6月)平均气温为24.4℃,偏高0.4℃,属正常;夏季(7~9月)平均气温为28.1℃,偏高1.2℃,属异常偏高,其中9月平均气温27.4℃,异常偏高2.2℃,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秋季(10~11月)平均气温为18.7℃,接近常年,属正常。
  降水。年降水量为1350.6毫米,偏少261.1毫米,约1.6成,属偏少。冬季平均降水量为51.7毫米,偏少141.9毫米,属显著偏少;春季平均降水量为307.8毫米,偏少55.5毫米,属正常;雨季平均降水量为371.3毫米,偏少121.1毫米,属正常略偏少;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47.9毫米,偏少8.8毫米,属正常;秋季平均降水量为116.0毫米,偏多10.5毫米,属正常。(任建龙)

 

 

  【环 境】

  全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武夷山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一级,大多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三明为三级;酸雨污染强度较上年略有减轻。主要河流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优良;城市内河和城市地下水水质有所改善;部分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存在;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大气环境质量。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仍保持优、良的水平,达标城市的比例为95.7%,与上年持平。9个设区城市中,福州、厦门、泉州、漳州、南平、莆田、宁德和龙岩等8个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二级;三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为三级。14个县级市中,武夷山环境空气质量为一级,其余13个城市为二级。全省23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5毫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7.4%;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0.022毫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4.3%;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0.060毫克/立方米,较上年下降9.1%;降尘平均浓度为5.36吨/(月·平方千米),较上年下降3.8%。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指标计算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9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由优到劣的顺序依次为:泉州、宁德、莆田、福州、厦门、龙岩、漳州、南平和三明。与上年相比,南平的空气综合污染指数略有上升,其余城市略有下降。


  全省9个设区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年均值范围为51~69,平均空气质量状况均为良,其中三明API年均值为69,全省最高;泉州API年均值为51,全省最低。各城市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9个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5%,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龙岩、厦门、三明、南平、漳州和泉州优、良天数的比例较上年有所上升,尤其是龙岩优、良天数比例上升6.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全省降水pH年平均值为5.05,较上年提高了0.07个pH单位;酸雨出现频率为36.8%,较上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23个城市中,厦门、泉州、南平、邵武和建瓯等5个城市的降水pH年平均值均低于5.0,酸雨污染较严重,为重酸雨区(pH<4.50)或中酸雨区(4.50≤pH<5.00);长乐等7个城市为轻酸雨区(5.00≤pH<5.60);永安等11个城市为非酸雨区(pH≥5.60)。
  水环境质量。全年12条主要河流135个常规水质监测断面整体水质为优,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5.9%,较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3.8%,较上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交界断面达标率为97.3%,较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其中Ⅰ类~Ⅱ类水质占51.8%,提高3.0个百分点;Ⅲ类和Ⅳ类水质分别下降了3.6和0.2个百分点;Ⅴ类~劣Ⅴ类水质占3.2%,较上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河流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12条河流中,交溪、霍童溪、敖江、晋江、漳江、东溪和汀江等7条河流的水域功能达标率均为100%,与上年水域功能达标率相比,九龙江、龙江、敖江和漳江有所提高,闽江、木兰溪和萩芦溪有所降低,其余5条河流持平。交溪、霍童溪、敖江、晋江、漳江和东溪等6条河流Ⅰ类~Ⅲ类水质比例均为100%;九龙江、敖江、汀江和漳江Ⅰ类~Ⅲ类水质比例较上年提高;闽江、木兰溪、萩芦溪和龙江有所降低,其余4条河流持平。


福州西湖水洁景更美。(省环保厅供稿)


  全年城市内河水域功能达标率为66.7%,较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泉州、龙海和福安等3个城市内河水质较好,水质达标;其余城市内河均不同程度劣于水域功能要求;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与上年相比,福州、漳州、龙岩、宁德、长乐和福清等6个城市内河水域功能达标率有所提高,莆田有所下降,泉州、龙海和福安等3个城市持平。
  全年9个设区市的33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5.2%,较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三明、漳州、龙岩和宁德等4个城市所有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能达标,其余5个城市均有部分水源地水质出现超标。出现超标的水源地有8个:福州市城门水厂闽江南港取水口5月粪大肠菌群出现超标;福州市东南区水厂闽江鳌峰洲取水口5月和12月氨氮出现超标;厦门市同安梅山水厂汀溪水库取水口12月总氮出现超标;莆田市莆田水厂东圳水库取水口10月总磷、总氮出现超标;莆田市涵江水厂外渡水库取水口2月至7月、9月、10月、12月总磷和总氮,8月和11月总磷出现超标;泉州市万安水厂北高干渠取水口5月铁出现超标;泉州市湄丰水厂、泉港第三水厂泗洲水库取水口10月和12月的总氮和锰出现超标;南平市西芹水厂塔前溪取水口11月粪大肠菌群出现超标。与上年相比,三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有所提高,福州、厦门、莆田、泉州和南平等5个城市有所下降,其余3个城市基本持平。14个县级市的22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6.2%,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除福清、漳平和长乐外,其余11个县级市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出现超标的水源地有5个:福清市新水厂虎溪取水口3月粪大肠菌群出现超标;福清市旧水厂虎溪取水口5月粪大肠菌群、7月总磷和粪大肠菌群出现超标;福清市宏路水厂东张水库取水口7月总磷和总氮出现超标;长乐市炎山水厂矶头取水口3月氯化物和铁出现超标;漳平市铁路水厂双洋溪取水口7月铁和锰出现超标。与上年相比,福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有所提高,漳平和长乐有所下降,其余城市持平。44个县城的64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97.6%,较上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除惠安、安溪和华安外,其余41个县城水源地水质均能达标。出现超标的水源地有3个:惠安县城南水厂黄塘溪取水口11月氯化物出现超标;安溪县安溪水厂晋江西溪吾都取水口7月和9月锰出现超标;华安县自来水厂九龙江北溪取水口1月生化需氧量和氨氮,3月总磷出现超标。
  全年11个主要湖泊、水库水域功能达标率为56.5%,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古田水库、东圳水库、安砂水库、泰宁金湖、福州西湖和棉花滩水库等6个湖泊水库水质能达到相应的水域功能标准,惠女水库部分垂线水质能达到相应的水域功能要求,山仔水库、东张水库、山美水库和厦门筼筜湖等4个湖泊水库水质均超过相应的水域功能标准。超标项目主要为氮、磷等营养状态指数。与上年相比,棉花滩水库水域功能达标率有所提高,惠女水库有所下降,其余湖泊水库持平。各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状况为:古田水库、东圳水库、安砂水库、泰宁金湖、棉花滩水库和山仔水库等6个湖泊水库水质为Ⅲ类;东张水库水质为Ⅳ类;福州西湖和惠女水库水质为Ⅴ类;山美水库水质为劣Ⅴ类;厦门筼筜湖水质为劣海水Ⅳ类。采用水质富营养化指数对湖库进行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福州西湖和惠女水库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古田水库为贫营养状态,其余湖库均为中营养状态。
  全年城市地下水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70.8%,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9个设区市中,漳州、龙岩、厦门、泉州、宁德和三明等6个城市地下水水质较好;南平次之;福州和莆田地下水水质较差。出现超标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有4个:福州七星井点位5月和11月的锰、亚硝酸盐和氨氮出现超标;福州五四北路地热管理处点位5月和11月氨氮出现超标;莆田文峰宫点位5月和11月pH出现超标;南平市河圣桑拿点位5月pH和锰出现超标。与上年相比,厦门和三明2个城市地下水水质有所好转,莆田和南平2个城市有所下降,其余城市持平。
  全年近岸海域海水水域功能达标率为48.1%,与上年持平。一类海水占4.6%,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二类海水占50.8%,与上年持平;三类海水占9.2%,较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四类海水占16.9%,较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劣四类海水占18.5%,较上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6个主要海域中,莆田海域水域功能达标率全省最高,为90.0%;泉州海域和漳州海域次之,为66.7%;福州海域为33.3%;厦门海域为16.7%;宁德海域水域功能达标率最低,为9.1%。超标项目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其中无机氮超标率为48.1%,活性磷酸盐超标率为27.8%,化学需氧量超标率为1.9%。与上年相比,莆田和泉州2个海域水域功能达标率有所提高,宁德和福州2个海域有所下降,厦门和漳州2个海域持平。10个主要港湾中,湄洲湾、东山湾和诏安湾3个港湾水域功能达标率为100%;兴化湾、围头湾、泉州湾和三都湾分别为66.7%、50.0%、33.3%和16.7%;沙埕港、厦门港和闽江口等3个港湾海水水质均劣于功能区划要求。与上年相比,兴化湾、泉州湾和东山湾3个港湾水域功能达标率有所提高,闽江口有所下降,沙埕港、三都湾、湄洲湾、围头湾、厦门港和诏安湾等6个港湾持平。
  声环境质量。全年23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为55.7分贝,较上年上升0.3分贝,呈“轻度污染”水平。9个设区市中,南平、莆田、宁德、泉州和龙岩等5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在50.1~55.0分贝之间,属于“较好”水平;其余4个城市平均等效A声级在55.1~60.0分贝之间,属于“轻度污染”水平。14个县级市中,邵武、福清、漳平、永安、建阳和武夷山等6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在50.1~55.0分贝之间,属于“较好”水平;其余8个城市平均等效A声级在55.1~60.0分贝之间,属于“轻度污染”水平。
  全年23个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为68.7分贝,与上年持平,呈“较好”水平。9个设区市中,莆田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为67.9分贝,属于“好”水平;其余8个城市平均等效A声级均在68.1~70.0分贝之间,属于“较好”水平。14个县级市中,龙海、建阳、建瓯、邵武、南安和武夷山等6个城市交通噪声平均等效A声级小于或等于68.0分贝,属于“好”水平;其余8个城市平均等效A声级均在68.1~70.0分贝之间,属于“较好”水平。
  全年23个城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为83.8%,较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功能区噪声夜间达标率为61.4%,较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比夜间高,夜间超标仍较普遍。9个设区市中,南平、漳州、龙岩和宁德4个城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均为100%,三明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最低,仅为60.0%;漳州功能区噪声夜间达标率为100%,三明功能区噪声夜间达标率最低,为0。14个县级市中,邵武、建阳、石狮、南安、武夷山、龙海、建瓯、福安和福鼎9个城市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均为100%,长乐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最低,仅为50.0%;邵武、武夷山、建阳、石狮和南安5个城市功能区噪声夜间达标率均为100%,晋江功能区噪声夜间达标率最低,为33.3%。(彭守虎)

 

 

  【水 文】

  全年汛情特点是降雨量正常偏少,降雨过程少,属偏枯水年;江河水势相对平稳,洪水场次少、量级小;江河来水量少;台风早、个数多但影响轻;南部沿海地区发生轻度秋旱,局部地区达到中度干旱等级。1~12月全省平均雨量1351毫米,较常年偏少16%,较上年偏少9%,其中:泉州、厦门、莆田、漳州等沿海地市较常年偏少2成多,其他地市较常年偏少1成左右。雨季始于5月18日,7月4日结束,共发生6次大暴雨过程,未发生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雨。洪水场次少、量级小。除交溪发生超警戒水位的中等洪水(重现期约5年一遇),其他主要江河干流均未发生超警洪水。各江河水文(水位)站共发生超警洪水65站次(2008年为82站次)。闽江最大洪水发生在7月4日,竹岐水文站年最高水位为5.96米,相应流量为11500立方米/秒。
  雨情。前期降雨:1~3月全省平均降雨量23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汛期降雨:4~9月全省平均雨量94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8%,较上年同期偏少13%,其中: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南平5地市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多,其余地市较常年同期偏少1成多;雨季于5月18日开始,于7月4日结束,开始及结束时间均较常年偏迟;汛期大范围长历时的降雨场次偏少。汛后降雨:10~12月全省平均降雨量16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25%,比上年同期偏多8%。
  台风及热带风暴。全年在西北太平洋(含南海)共生成台风及热带风暴22个。2个台风登陆福建,分别为第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第8号台风“莫拉克”。6个热带气旋影响福建,分别为第4号热带风暴“浪卡”、第6号台风“莫拉菲”、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第15号台风“巨爵”、第16号台风“凯萨娜”、第17号强台风“芭玛”。
  第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于6月18日南海北部海面生成,20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21日7时减弱为热带风暴,于21日20时30分在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8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9级(风速23米/秒),“莲花”登陆后沿东北向穿过福建沿海,22日17时减弱为低气压。受“莲花”登陆减弱后的热带云系及切变线共同影响,全省普降暴雨到大暴雨。21日,中南部沿海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其中厦门、漳州、泉州、莆田4个地市的部分县市发生大暴雨到特大暴雨,13个县(市、区)超过100毫米,同安、东山、云霄超过200毫米,最大点为同安荇后站287毫米;22~24日,中北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22日最大点日雨量为政和杨源站80毫米,23日最大点日雨量为寿宁托溪站69毫米,24日最大点日雨量为寿宁平溪站93毫米;过程雨量(21~24日)统计,共有39个县(市、区)超过100毫米,最大点为同安荇后站324毫米。
  第4号热带风暴“浪卡”:于6月26日22时50分在广东省惠东登陆,受其外围云团影响,26~27日漳州市出现大到暴雨,过程雨量(26~27日)有9个县(市、区)超过50毫米,最大点为平和新荣水库站120毫米。
  第6号台风“莫拉菲”:于7月19日0时50分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岛登陆,受其外围云系影响,18日福州、漳州、龙岩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最大点为闽侯文山里站82毫米。
  第7号热带风暴“天鹅”:于8月3日20时在南海海面上生成,生成后向西北方向移动,于8月5日6时20分在广东台山沿海登陆,6日凌晨减弱为低压,后经广东湛江再次进入北部湾海面,7日下午再次加强为热带风暴并环绕海南岛一圈后减弱,受其影响,8月3~6日,福建各地多阵雨天气,局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最大日雨量为福鼎市桑园水库达116毫米(3日)。
  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4日2时在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生成后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发展迅速,5日凌晨加强为强热带风暴,5日14时加强为台风,7日23时45分在台湾花莲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55百帕,风速40米/秒,风力13级;台风登陆后横穿台湾岛,后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缓慢移动,于9日17时20分在福建省霞浦县北壁镇登陆,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12级;登陆后继续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莫拉克”台风的特点是近岸后移速慢、水汽足、维持时间长,福建中北部沿海地区出现强降水过程。7日,宁德市普降大到暴雨,柘荣、福鼎两县(市)3个站点出现大暴雨,最大点为柘荣县柘荣站达136毫米;8日,中北部沿海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共有11个县(市、区)日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柘荣、福鼎、蕉城、连江4个县(市、区)超过200毫米,柘荣县柘荣站达422毫米,福鼎市管阳站达394毫米;9日,中北部沿海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共有23个县(市、区)日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福鼎管阳站达268毫米,柘荣青岚面水库达211毫米;10日,雨强减弱,南平市北部县市普降中到大雨,东山县出现暴雨,日雨量达94毫米;11日,受“莫拉克”后部低压槽和华南沿海切变的影响,福州、莆田、泉州、龙岩四市发生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5个县(市、区)日雨量超过50毫米,福清、涵江、南安、安溪4个县(市、区)超过100毫米,最大点为莆田东方红水库144毫米。统计过程雨量(7~11日),全省共有47个县(市、区)过程雨量超100毫米,其中达100~199毫米的有29个县(市、区),200~299毫米的10个县(市、区),300~399毫米的4个县(市、区),福鼎、柘荣、蕉城、涵江超过400毫米。有3个站点过程雨量超过700毫米,分别为福鼎市管阳站769毫米、柘荣县柘荣站743毫米、柘荣青岚水库724毫米。受台风降雨影响,交溪以及闽江支流梅溪、大樟溪发生超警洪水。8月8~9日中北部沿海出现超过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其中闽江口梅花站、白岩潭站出现设站以来实测第三大高潮位。
  第15号台风“巨爵”:于9月15日7时在广东台山登陆。受其外围云系和弱冷空气的共同影响,14日,漳州、泉州降中到大雨,漳州市局部出现暴雨,最大点为南靖龙山站达73毫米。
  第16号台风“凯萨娜”:受“凯萨娜”外围云系和冷空气共同影响,9月28~29日,全省出现小到中雨,其中南平市北部、宁德市的东部出现大到暴雨,最大点福鼎市蹯溪站日雨量达103毫米。
  第17号强台风“芭玛”:受“芭玛”、天文大潮及冷空气共同影响,10月5~8日沿海潮位站出现超警戒高潮位。
  水情。全年洪水场次少、量级小,除赛江发生中等洪水外,其他江河均为小洪水。九龙江西溪干流控制站郑店水文站年最大流量为历年实测年最大流量系列最小值;木兰溪干流控制站濑溪水文站年最大流量为历年实测年最大流量系列次小值。
  闽江:洪水场次少、洪水量级小。水口水库入库最大流量达5000立方米/秒以上的洪水过程共7次(2008年8次)。闽江干流,未发生超警洪水,南平延福门站7月3日出现年最高水位65.38米(警戒水位66.0米);竹岐水文站7月4日出现年最高水位为5.96米(警戒水位9.80米),相应流量为11500立方米/秒。建溪,七里街水文站出现1次超警洪水,5月26日出现年最高水位95.81米(警戒水位94.0米),超警戒水位1.81米,相应流量6060立方米/秒。富屯溪,洋口水文站出现3次超警洪水,5月26日出现年最高水位109.32米(警戒水位108.30米),超警戒水位1.02米,相应流量3080立方米/秒。沙溪,沙县水文站出现1次超警洪水,7月3日出现年最高水位107.61米(警戒水位106.5米),超警戒水位1.11米,相应流量4100立方米/秒。大樟溪,永泰水文站出现1次超警洪水,8月10日出现年最高水位31.24米(警戒水位31.0米),超警戒水位0.24米,相应流量2360立方米/秒。
  晋江:未发生超警洪水。石砻水文站7月14日出现年最高水位7.08米(警戒水位8.0米),相应流量2320立方米/秒。
  九龙江:未发生超警洪水。九龙江西溪郑店水文站6月28日出现年最高水位5.38米(警戒水位12.0米),相应流量420立方米/秒,为历年实测年最大流量系列最小值;九龙江北溪浦南水文站7月4日出现年最高水位8.86米(警戒水位12.0米),相应流量2040立方米/秒,在该站历年实测最大流量系列中,仅大于1991年、1971年、2004年,列倒数第四位。
  交溪:发生中等洪水。白塔水文站8月9日出现年最高水位30.15米(警戒水位26.0米),超警戒水位4.15,相应流量7270立方米/秒,重现期为5年一遇。
  汀江:未发生超警洪水。上杭水文站7月3日出现年最高水位179.07米(警戒水位180.0米),相应流量2200立方米/秒。
  木兰溪:未发生超警洪水。濑溪水文站7月2日出现年最高洪水位为6.88米(警戒水位8.4米),相应流量324立方米/秒,为历年实测年最大流量系列次小值(1982年310立方米/秒)。
  潮情。第8号台风“莫拉克”登陆期间恰逢农历六月天文大潮期,受风暴潮增水影响,8月8~9日中北部沿海出现超过警戒潮位的高潮位,其中梅花、白岩潭站出现设站以来实测第三大高潮位。沙埕站最高潮位超警戒0.54米;梅花站最高潮位超警戒1.13米;白岩潭站最高潮位超警戒0.88米;琯头站最高潮位超警戒0.8米。(廖爱玉)

 

 

【地 震】

  全年福建及其近海地区共发生ML2.0级以上地震162次,其中:2.0~2.9级地震138次,3.0~3.9级地震19次,4.0~4.9级5次;最大地震为3月6日古田县水口库区ML4.8级,次大地震为7月5日长泰县ML4.7级。2008年度,福建及其近海地区地震活动水平与2007年度相当,仍延续了2007年度的活跃态势。全年福建及其近海地区3级以上地震震中主要分布在古田县水口库区、宁化县和闽南及其近海,相较2007年度震中分布呈现由内陆向沿海迁移的特点;小震活动沿晋江—厦门北西向断裂构造带形成有序分布条带,长泰县ML4.7级地震发生在该小震条带上有序分布。
  全年台湾海峡共发生ML3.0级以上地震8次,其中3.0~3.9级地震8次,最大地震为1月25日台湾海峡南部ML3.6级。台湾海峡2008年度未发生ML4.0级以上地震,地震活动水平低于2007年度,仍延续近年来的较低活动水平。全年台湾地区共发生ML4.0级以上地震71次,其中:ML4.0~4.9级59次,Ms5.0~5.9级10次,Ms6.0~6.9级地震两次;最大地震为4月24日台湾台东海域Ms6.1级。2008年度台湾地区未发生Ms7.0级以上地震,地震活动水平与2007年度相当。 (倪晓寅  林世敏)

Tags: 责任编辑:UN01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11-09-15] ·福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2011-09-15] ·美丽福建的文化传播
[2011-09-15] ·福建信息产业
[2011-09-15] ·福建交通运输
[2011-09-15] ·魅力福建的商贸服务业
[2011-09-15] ·福建人口民族
[2011-09-15] ·福建资源状况
[2011-09-15] ·魅力福建的自然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