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官员谈食盐专营改革:风险不大但阻力大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  时间:2014-06-24

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谈起食盐专营改革,陈国卫显得很激动。

2013年退休的陈国卫,先后担任过国家经贸委运行局副局长、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第17办事处副主任等与盐业改革相关的职务。他曾于2004年上书国务院领导,痛陈中国盐业体制之弊,呼吁对盐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2003年底,我就不接触盐行业了,但是由于良心使然,我还在关注食盐专营体制改革的事情。"陈国卫说。

陈国卫坦陈,2004年,国家发改委牵头调研,2008-2009年,发改委和工信部着手改革方案,但都被盐业公司以各种手段推迟了改革。

2009年12月中旬,陈国卫在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公开炮轰食盐专营制度,认为中国盐业专营制度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专营、审批、腐败已形成必然联系,改革应该加速推进,从而引发一场对于食盐专营和盐业体制改革的全面讨论。

在陈国卫看来,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较,食盐体制改革并不复杂,也没有大的风险、改革设计方案技术含量较低,但推进改革遇到了很大阻力。

"因为呼吁改革,盐业公司的很多人在公开场合都骂我,但是私下里却认为我说得很正确,因为他们系统内的人最明白为什么要改革。"陈国卫说。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从市场供求的角度来说,中国食用盐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老百姓日常的生活需要,所以没有必要管得太严太死;即使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粮食都放开了,食盐只要国家做一定储备,问题不是很大。

广东省曾于2003年年底率先启动了改革试点,省盐业总公司(食盐专卖局)承担的有关盐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划入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现改名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同时撤销省食盐专卖局牌子,这次盐业改革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2007年广东省政府同意广东省盐业总公司加挂省盐务局牌子,重回政企不分的老路。

有数据显示,2005年度和2006年度全国碘盐监测报告显示,2005年广东的碘盐覆盖率仅为79.9%,位列全国倒数第四,合格碘盐食用率仅为75.1%,排在全国倒数第五。此外,小工业盐的泛滥、碘盐覆盖率的持续下降,这些不利影响也使得广东盐业的改革难以推进。

不过,据陈国卫介绍,碘盐的覆盖率和改革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跟上,碘盐的覆盖率一定会上升。

陈国卫认为,从今天来看,广东省食盐专营体制的改革依然意义重大,有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其实早在2001年的时候,很多省市的盐业公司都做了两手准备,对于一旦放开后如何应对改革,他们也都做了物质和组织等方面的部署。

然而,对于盐业改革到底何时才能破冰,陈国卫心里依然没有底。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