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反腐败困境:“大老虎”涉案人员多 政治成本高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时间:2014-06-16

近期,中央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一批“大老虎”落网,大快人心。可以预见,习总书记所说“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还将继续。反腐只是“一阵风”的疑虑已不攻自破。

我们同时也在反思,官员腐败源于何处?源于何时?贪腐“大佬”何以“边腐边升”。“小恶”之所以成为“大恶”,衍生之链之所以延伸,全在于 “小恶”之芽没有被拦截并斩断。

“小腐不查,大腐难查”,是中式腐败的普遍特征。小腐败常常被忽视或容忍,带病提拔、边升边腐成为一种现象。“零容忍没有成为制度性约束”,“苍蝇”早晚练成“大老虎”,待到“大老虎”被抓被查,涉案复杂,贪腐巨大,政治影响恶劣。“大老虎”涉案人员及行贿受贿盘根错节,政治成本和反腐败成本剧增,成为反腐败困境之一。

“一把手”成为腐败多发的“重灾区”,原因何在?根源在于其位高权重,失于监督。身边人知情知底,但处于下位,无法监督,更有人还想结成“恩庇关系”,一路攀附升迁,更加不敢监督。有权监督的上位机构,鞭长莫及,不知情,不知底,难以构成日常化的全程监督。腐败网络式的“窝案”、“大案”由此坐大生成。等到一朝事发,“拔出萝卜带出泥”,“大老虎”之庇护下的“小老虎”、“小苍蝇”成串成伙,反腐败难度加大,反腐败链条延伸,成为反腐败的困境之二。

没有全程监控式的反腐,法治化反腐水平难以提升。十八大后,公共舆论与广大民众越来越多地参与有效反腐,然而民主反腐的氛围还有待形成。国家、舆论与民众反腐败的制度合力需要整合。这是反腐败的困境之三。

如何走出反腐败的困境,提升反腐败的法治化、民主化水平,这是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的制度保证和根本。让国家的反腐败机构权力更大,让舆论跟踪监督,让广大人民负起责来,从制度上保证反腐败从“小”抓起,反腐败从“腐芽”根除,形成国家、舆论与民众共同反腐败的强大合力。用法治化制度安排,构筑反腐败网络,是全过程监督权力,“从小反腐”的基础。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