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央视称内地大多数河道都已进入劣五类水状态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时间:2014-05-18

主持人:在上一期节目当中,我们的特写板块关注的是被“处理”的污水,当然“处理”二字是加了引号的,说的是内蒙古奈曼旗的化工园区排污,污水处理厂不但没能起到处理污水的作用,反而将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污染。本周联合调查组给出处理意见,包括污水处理中心和化工园区内,所有企业都停产整顿,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理和职务调整。一件事情得以处理,并不说明从此平安无事。本周,人们发现这样的问题并不仅仅停留在内蒙古奈曼旗,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河道都已进入劣五类水的状态,不要说喝,连当工业用水的资格都几乎没有了。面对这样的水危机,除去媒体、社会关注,最该做的是什么?《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治理污染,法,才是最好的办法。
  【枯死的果树】
  村民:在这边开始一趟子是17棵你现在看吧还有多少
  解说:春末夏初,内蒙古奈曼旗兴隆庄园里,万亩果园却呈现出落败的景象。
  村民:别看开花开了等坐果的时候它不一定能坐出果坐出小果梆梆硬特硬(树皮)这就开始腐烂了记者:一撕就(掉) 村民:嗯就不行了
  解说: 是什么原因,会让这个原本主产水果的村子面临这样的难关?不断向环保部门举报的村民们觉得,问题出在灌溉用水上。
  村民:看黑的怎么这么黑呢记者:这个水从哪儿抽出来的?
  村民:井里头嘛这还(地下)50米的水呢
  记者:从啥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
  村民:几年了建成化工厂多少年了就有多少年了
  解说: 村民们所说的化工厂,就是离村子不到两公里的奈曼化工园区,这里面有19家企业,其中8家在此之前就因排放废水废气被环保部门叫停,但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离园区不远的树林里,两个废水坑正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排水管道的另一端,是园区南端的一间厂房。
  记者:破墙开洞延伸到围墙外面。
  解说:随后,记者将掌握的情况向奈曼旗环保局进行了举报。
  奈曼旗环保局党组纪检组长赵爱城:我刚了解了一下说是你们所说的那个水好像应该是什么应该不是污水好像我了解了一下记者:是什么水赵爱城:叫什么叫什么冷却水记者:有颜色的吗赵爱城:冷却水应该是有的也不一样有带颜色的但是它没有污染记者:有气味吗赵爱城:详细的情况你这样问我也挺难(回答)
  解说:在记者的要求下,环保监察人员和记者再次来到园区附近,几天时间,大部分的污水已经渗入沙漠,只留下一层油污。显然,奈曼旗所处的沙漠环境,让偷排污水的行为有了一个便利条件。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一次偷排污水的,竟然是本该对污水起到净化作用的污水处理中心。
  奈曼旗化工区污水处理中心主任张廷辉:企业循环水必须循环利用(环保局)对我们有这个要求不允许排但我们感觉(可以)利用这个浇地因为今年比较干旱(四个坑里排水是您的指令吗?)这个也算是吧
  解说:尽管污水处理中心承认没有按照规定净化程序处理,但面对媒体的曝光,通辽市、奈曼旗两级政府工作组最初给出的回复,却称排出的污水,只是污染较少的锅炉软化水。
  张廷辉:那个水我们也看了,那个水也没有问题,化验过。
  记者:你们什么时候化验过? 张廷辉:我们是中午取的样。
  记者:今天中午? 张廷辉:对对对。
  记者:你们的化验结果我看一下。
  张廷辉:没化验呢,现在正拿过去了。
  记者:那你没有检验,那你怎么知道它没有问题呢?
  张廷辉:我们首先化验它的PH值和色度,剩下COD还正在做。
  记者:那只有两个指标出来,您就说它没有问题。
  张廷辉:这个凭我们感官看的。
  记者:它都黄成那样了,然后还有气味,还有油污,感官你觉得它没有问题?
  张廷辉:那个就不太清楚了。
  记者:要是锅炉软化水它会有这样的油污这样的黑土包括上面染料的颜色这些东西会有吗张廷辉:这可能是原来形成的
  记者:为什么这个油会跑到围墙外面
  张廷辉:咱们刚才看的那个脚踩的带过去的
  记者:从这儿一路到刚刚那个坑那儿一路都是这种油污这个油污难道是用鞋带出去的
  张廷辉:(沉默)
  解说:污水处理中心竟然会变成污水排放中心,就在本周,由自治区环保厅东部督查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初步给出了五点意见,其中包括所有企业及污水处理中心停产整顿、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及优化调整环保部门人员等,同时还强调,自治区环保厅与公安厅将做好衔接配合工作,对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坚决杜绝“以罚代刑”。但想要真正达成这样的协作,扭转破坏环境违法成本低的现实,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或许并不让人乐观。
  主持人:很多年前,有一部动画片影响深远,名字叫《黑猫警长》,这个警长似乎无所不能,也让太多的孩子产生了当警长的梦想。但是,面对河水污染,有这样神奇管用的黑猫警长吗?别说,还真有呢!浙江温州任命了一大批河道警长,这可不是虚职,是真的有警察担任的,盯的就是对河流施暴的企业和个人。结果今年1到4月,河道警长发威,温州警方破获水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07起,刑拘197人,逮捕109人,这该是一群怎样的警长啊!
  现场:河道警长登上河道监察船
  解说:本周五上午虽然下着雨,温州瓯海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所长木兆隆和同事还是登上了河道监察船,因为如今他除了派出所所长之外又多了一个头衔,“桐社河河道警长”。作为河道警长的职责,他每周必须对他负责的河道进行一次巡查。
  同期:温州桐社河河道警长木兆隆:原来只负责治安巡逻担任河道警长以来我们就多了一些任务加强一些河道的巡查#那么走一圈的话也要一个小时左右
  解说:木兆隆负责的河道叫桐社河,全长600多米,沿河多为老式居民楼和小工厂。和警察的职责不同,作为河道警长木兆隆每次巡查必须要带的是试纸。因为如果发现排水口的水颜色不正常的话就要进行测试。
  同期:温州桐社河河道警长木兆隆:一插到水里就可以显示出来是酸性还是碱性#如果水样检测了是超标的话那么我们就要联合环保部门对附近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
  解说:今年年初,温州市公安局为配合水环境治理,创造性的推出了“河道警长”,给全市的每条河都配备一位河道警长。而且,担任河道警长的都是派出所所长等领导干部。瓯海经济开发区派出所辖区共有8条河道,所长木兆隆担任的是污染比较严重的桐社河河道警长。今年4月初,木兆隆就在一次巡查中发现有工厂在偷排工业污水。
  同期:温州桐社河河道警长木兆隆:四月份我们通过巡查发现一条线索然后我们联合环保部门突击检查
  解说:由于偷排企业往往都非常小心,而且知道该怎样应付检查。河道警长木兆隆发挥了警察优势,先派便衣进行前期暗访,掌握确凿情况后民警和环保工作人员突击检查,查获时这家电泳加工厂正在进行生产。
  现场:雨水管道跟雨水管道一起的实际上这个就是直排水
  同期:温州桐社河河道警长木兆隆:现场控制了犯罪嫌疑人还有些工人那么也截留了一些排污的污水,这两个对象已经被我们公安机关采取了强制形式措施
  解说:经瓯海区环境监测站检测,这家工厂排出的废水重金属锌的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62.7倍。随后,该厂管理者陈某某,承认了在没有建立任何废水防治设施的情况下将废水直接排放入河水中,该厂的法人代表陈某也迫于法律压力也已投案自首。在调查中环保部门发现,就是这家污染严重的电泳厂他们在三年前就进行过查处。
  同期:瓯海区梧白环境管理所所长李雄:这个案件2011年也处罚过它也停产过最近又开始偷偷恢复生产联合公安打击处罚现在肯定不会死灰复燃了人已经拘留起来了
  解说:目前这起案件已经移送检察院进行处理,给环境造成污染的工厂将不仅仅是交点罚款就完了,工厂相关负责人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同期: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蔡克:污染被环保部门查处再污染这么个恶性循环主要就是企业违法成本很低环保部门又缺乏现场强有力的手段
  同期:温州桐社河河道警长木兆隆:公安加入以后要采取刑事措施要判刑力度就加大了企业主害怕坐牢嘛
  解说:本周温州市公安局公布,今年1至4月,全市警方破获水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07起,刑拘197人,逮捕109人。前四个月相关打击数据就已全面超去年全年。
  同期: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教授王灿发:像温州像浙江这些地方,虽然他们的经济很发达,但是环境并不是非常好#既然你有治污能力了那么你要就要严格去执法
  现场:温州桐社河河道警长木兆隆:在清理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哪里水颜色不一样
  解说:作为派出所所长木兆隆的本职工作已经不少了,如今又多了沿河巡逻,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偶尔还要帮着清理河道垃圾,这个河道警长有点忙。不过河道警长查污治污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浙江省已经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河道警长。不久在浙江,有河的地方就会有河道警长。
  主持人:去年,与温州河水污染有关的新闻是“悬赏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这条带有一定娱乐性的新闻当时还的确热闹了一阵。然而热闹归热闹,一会儿也就过去了。倒是今年的河道警长比悬赏让人看到了温州河水治理方面更大的希望,毕竟最好的办法是“依法”来环保。其实从去年起,人们就注意到,去年的6月18日,两高公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项被称为最严司法解释的行动,降低了环境犯罪的入罪门坎。而今年的上个月,新《环境保护法》历经多次修订,草案审议也正式通过,明年1月1日实施。面对环境,“法”接二连三的来了。
  环保新法刑罚并重
  解说:这是网友在5月11日拍摄的一组照片,大雨之后,广东惠州博罗县某水渠突现红色河水,触目惊心的照片不仅在网络引发强烈关注,也惊动了惠州市委书记在当晚网上批复。次日,惠州市博罗县通报,该县某工业园区有企业趁暴雨偷排污水。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王灿发教授: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拿起相机,拿起摄像机,把这些违法者拍下来,这样就形成全民都来保护环境来监督违法者,应该是很好的。那些化工企业,印染企业,他们往往都把这些污水,有的就攒起来,平时不往外排,甚至都弄成大的容罐,等到下大雨的时候,江河的水多了,他们就往外排。
  解说:当地联合工作组在现场初步排查后,对该县有非法排污嫌疑的某印花厂,现场发出停产通知书并立案调查。而“红河”在惠州并非个别现象,河流因污染不时变色,被群众称为“多彩河”,当地政府屡次行动却收效甚微。而在今年四月被各界寄予厚望的新环保法终获通过之后,博罗县暴雨偷排污水的企业是否将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王灿发教授:因为它这个下大雨,有可能没有造成具体的损害,比如说鱼没有死,庄稼也没有死,也没有人中毒,那在这种情况下,按以前的立法就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这个刑法再一次修订的时候,第八修正案,只要造成污染,就可以构成犯罪,比如你那个排危险废物的达到三吨的就要追究刑事责任。然后你偷排,用暗管,用渗漏的方式用溶洞的方式来偷排污水的,这个不管你有没有这个后果,那么都要构成犯罪,这样就降低了入罪的门槛。
  解说:去年6月17日,两高联合发布关于环境污染罪的司法解释,被认为明确了环境污染犯罪的定罪标准,降低了入刑门槛。以此为起点,我国环境污染查处力度开始显著加大,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近300起,超过近5年移送案件的总和。而今年四月,在历经四次审议后正式通过的环保新法,更被称作史上最严环保法。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王灿发教授:《环保法》这一次规定了一个按日计罚制度,实际上这个制度就是被这个学界和环保部门呼吁了多年。一个大的项目,一投入几千万,上亿,你罚他20万,根本他不够租一台的机器的钱,就应该是是按日计罚。责令你停止建设,那么你继续再开工再建设,那么第二天再去罚款,还要罚20万,第三天还不听,再罚20万,这样累计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就让这个违法者付出代价,这个在国外的立法当中,早就实行了。
  解说:按日计罚,污染环境无后果亦可定罪,新《环保法》大大提高了企业违法成本。而去年年底,环保部与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环保执法衔接的《意见》之后,两部门合力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态势已经形成。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王灿发教授:像云南昆明,他们专门成立了环境监察分局,在公安局内成立了专门环境警察, 新《环保法》发布了以后,许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它的环境法律风险,特别是一些大企业,他们现在开始与这些《环保法》的专家来联系,来对他们的人员进行培训。
  解说:就在本周,发生在去年7月的广西贺江水污染事件六名主犯正式受审。过去一年,各地因涉嫌环境污染而被刑拘甚至移送司法机关的人数不断攀升。面对依然频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良法如何在现实中得到好的执行,仍需更大决心更多探索。舆论也期待,修订后环保法能为艰难前行的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新的动力,逐步建立全社会参与、公共治理的环保机制。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王灿发教授:以前就是要进行诉讼的时候,都必须是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能提起诉求。比如像那个企业,排放污染物,污染了我的土地,我的庄稼颗粒无收,那我要求赔偿,我可以告这个企业,但是环境污染,好多时候它不是污染一家一户,也不是污染一个个人,比如说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工厂,它排放的PM2.5,那我们很多人,一个城市的人,可能都能呼吸到,但是每一个人马上还没有发病,那么对这样的污染,应该怎么来对付?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就是让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对环境违法者提起诉求把它告到法院去,这样就有利于公众有序参与,有利于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环境。
  主持人:60多年前,当时被称为“雾都”的伦敦,终于酿成巨大的环境灾难。1952年12月初,空气污染加剧,直至进入毒雾的状态。几天之中,伦敦几千人死亡,明显高于往常的日子。甚至正在伦敦进行的牛展览会上,350头牛里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一头当场死亡。环境灾难发生后,伦敦,甚至整个英国痛定思痛,开始了严格的环境保护,而其中,最核心的举措就是接连出台包括《大气净化法》在内的法律,用“法”治理环境,多年后,终于甩掉“雾都”的帽子。60多年过去,此时的中国当然也注定走上“以法治污”的道路。没办法,这是最好的办法。加上耐心和监督,希望十几年过后,我们能有个像样点的山、水和空气。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