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电信业务资费“松绑” 运营商价格战一触即发
  来源:新快报  作者:  时间:2014-05-10

专家认为,新政有望促使运营商让利给老百姓
  今起对所有电信业务资费均实行市场调节价。文件的出台可说宣告了我国电信市场进入完全市场化竞争的阶段,电信业专家普遍认为,由此触发的运营商电信资费价格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基础运营商同样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他们更好地贴近市场和了解客户需求,有利竞争。
  工信部和发改委的这一文件选择在周末接近下班的时间发出,又打了行业一个措手不及。广东电信市场部总经理王湘江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单从字面解读,运营商未来的资费报备报批手续、流程会大大加快,对我们来说,能更贴近市场和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更贴合的服务。”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昨日对记者表示,文件的出台的背后原因是,“国家改革这么多年,电信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竞争非常激烈,资费也相当低,再加上新一批虚拟运营商的加入,电信资费的市场化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对于近期接连出台的多项电信改革措施,曾剑秋说:“总体来说,我国的电信改革和市场发展,经过这么多年,已经非常强大,拥有超过12亿的移动用户,4G基站数量也是全球第一位,是时候让利给老百姓了。近期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包括电信业营改增和虚拟运营商的开放,都是为了使市场发展,在这样的基础上更能够回报社会、回报消费者。另一方面,也是自去年7月开始提出的如促进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政策的延续,通过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拉动国家经济的前行。”
  电信行业资深分析师付亮表示,近期的连串电信业“新政”,大多数早就应该出台,譬如虚拟运营商能更早发牌的话市场空间会更好。这次的资费市场化文件去年就开始征求意见稿,内容也早在业内预料之中,其最大作用给运营商松绑,“(运营商)过去推流量套餐,备案周期较长,现在则比较灵活快速,对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意义较重大。”
  权威解读
  1、摘除十余年“紧箍圈”
  方便与市场接轨

  通告内容:所有电信业务资费均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方案,自主确定具体资费结构、资费标准及计费方式。
  解读:目前我国电信法尚未正式出台,根据我国电信条例的规定,基础电信业务资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或者市场调节价,增值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这一条例成为十余年来套在电信运营商头上的“紧箍圈”。
  按照通告,政府将电信资费的决策权交给企业,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自由调节。举例来说,政府对电信资费标准管理采取“管上不管下”模式,以往运营商出台一项资费标准需向工信部报备审批,对于下限工信部不会进行管制,但对于上限,针对不同电信业务有不同的指导线。此次放开,则是意味着上限管制做法取消。
  2、从事前报备变事后告知操作更灵活
  通告内容:电信企业自主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方案时,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信原则,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业务打包等多种资费方案供用户选择。对涉及用户基本通信需求的固定语音、移动语音、短信息、宽带等业务,电信企业进行打包销售时,必须另外提供包内单项业务单独的资费方案。在同一本地网营业区(或业务区)内,电信企业应保证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同类用户对资费方案具有同等的选择权利……
  解读:这意味着运营商电信资费的出炉,从过去的事前报备、层层审批,变成将来的事后告知义务。虽然文件没有具体说明应在执行前提前多少天以及以何种形式告知当地通信管理局及同级价格主管部门,但预计对运营商开展资费市场反应测试和调整,特定时间抢市(例如某时期冲用户量或年底冲KPI),甚至是开打价格战,创造了快速部署的条件。
  3、去掉“霸王条款”
  让消费者明白消费

  通告内容:电信企业与用户签订的协议中应包含资费标准、计费方式、对应服务和适用期限等内容。应充分尊重用户自主选择权,为用户选择适宜资费方案提供便利和必要帮助,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限制用户选择其指定的资费方案,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更改与用户约定的资费方案。至少提供一种便捷的自助查询方式,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解读:有关电信行业“霸王条款”的争论从未平息,为防止运营商在资费市场化后,过度滥用自主制定资费套餐的权力,致电信服务质量下降、投诉增多,通告明确提出应尊重用户自主选择权,和提供便捷查询方式,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4、变成事中事后监管
  对管理部门要求更高

  通告内容:电信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电信资费内部管理制度,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努力降低经营成本,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低廉、更透明的电信服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解读:资费实行完全市场调节后,对身为国企的基础运营商的资费内部管理制度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各地通信管理局和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责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但具体如何实施和加强监管,以保障市场不出现恶性竞争,用户利益不受损,细节尚未明确。
  声音
  “电信业像水电一样是基本公共服务,应该让市场调节价格,另一方面,经过这些年发展,实际上电信价格已经是市场化定价了,所以这个时候政府提出放开价格管制已经非常晚,没有实际意义了。”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 王春晖
  “这次的文件不等于新政策,只能说是调整,在目前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环境下,对市场的影响有限。他预计,在固网和4G费率上会有所下降,但不会有特别大变动,另外资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运营商可能会介入OTT业务的竞争。”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
  “政策调整的最大意义是给运营商松绑,不是降价,但肯定会导致运营商之间的价格战,一方面是通信网络从3G发展4G,流量成本存在较大下降空间;其次是几十家虚拟运营商的引入加剧了市场竞争,部分为了生存、抢用户,肯定会降价,只不过具体资费下降的空间有限。”
  —电信行业资深分析师付亮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