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国企高管谈混合所有制:不是不想干 而是有顾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14-03-10

“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持股,其实这个改革的过程很难。如果有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旦有项目亏损,那就完了,因为完全交代不清楚。所以,我们对民企入股不是不想干,而是有顾虑。”9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华电集团公司原总经理云公民在全国政协经济界第34组讨论会上感慨道。
  一语激起千层浪,在座的不少国企高管频频点头。民资如何参与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如何管理?大家抢着发表观点,会场气氛变得火热起来。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坦言:“一提混合所有制改革,其实很多国企心里都害怕。就拿鲁能来说,它当时是按照发改委、财政部文件要求搞职工持股改革的,后来又引进民营投资,这应该是个精明之举,但后来出了问题,不就傻了吗?”
  云公民紧接着说“混合经济发展问题,我认为首先是思想还未解放。中央态度怎么解释?尤其是执法的监察部门又怎么看?我们拿捏不好。之前我们有一些煤矿项目,一引进民企资金就挨查,查到最后不得已将民资退出了。如果民营企业控股,那有部门就会问,为什么让民营企业加入还让他们控股?”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国有企业资金之间发生资产交割相当于‘肉在锅里’,也就无所谓了。但只要和民营企业资金打交道,他们就开始琢磨了,为什么这么感兴趣?资金来往为什么那么密切?入股就不好开展下去。”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接过话说。
  “民营企业想要控股国有企业就更难了。”在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看来,解决国企改革的难题还存在两大障碍,一个是利益集团还存在,第二个就是监管部门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中国的改革前提就是要扫清思想障碍,摆脱制度的惯性,否则很容易改不下去”。
  厉以宁话音刚落,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也按捺不住心中所感说:“政府工作报告谈到要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这一条相当对!除了刚才厉老师讲的两条障碍,实际上我认为还要加一条,就是应该加快配套改革。包括国企职工安置问题、企业退出市场的问题,给国企改革的路腾出空间。”
  “比如一般国有企业有四五千名员工,如果人员都解聘不了,企业就关不了门,解聘职工的话社会有没有能力接?”黄淑和举例说。
  对于一家国有企业是否选择民营企业参股或者控股,黄淑和认为,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市场争议很大,担心有利益关联。他说:“这种配套改革是一系列的工作,是系统工程。如果中间不衔接好,改革就走不长。”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