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最高法官员:薄熙来案证明庭审绝非走过场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时间:2014-03-08

昨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裴显鼎在接受最高人民法院网、人民网在线访谈时表示,薄熙来案审理真正做到了“以庭审为中心”,彻底粉碎了庭审只是走过场的传言。
  访谈中,有网友问及薄熙来案件审理情况。裴显鼎表示,薄熙来案是一起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且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大要案。通过连续5天的公开庭审,有效落实证人出庭制度,安排徐明、王正刚、王立军三名证人出庭作证,确保控辩双方平等、充分发表意见,真正做到了“以庭审为中心”,彻底粉碎了庭审只是走过场的传言。而且严格审查事实证据,对于起诉指控的事实中证据存在瑕疵的部分依法不予认定,体现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裁判要求。
  此外,在薄熙来案一审和二审的裁判文书中还突出了说理和释法功能,用大量篇幅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了逐一评判,既充分回应了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异议,又最大程度地消弭了社会公众的疑惑。
  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审判公开,尤其是一审期间,法院通过官方微博全程播发庭审实录,使公众有条件对案件事实进行客观解读,有力澄清了各种不实传闻,有效地避免了社会谣言的产生,获得了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这也成为薄熙来案件审判过程中的最大亮点。
  >>发布
  打“老虎”九成异地审判

  裴显鼎介绍,2013年,全国法院共审理职务犯罪案件29126件,生效判决人数31555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682人,同比上升8.77%;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7277人,重刑率为23.06%,其中处级以上干部重刑率为69.50%。
  裴显鼎表示,十八大以来已经有21个省部级干部落马。由于职务犯罪分子一般都在一定的重要岗位担任职务,所以在当地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审判。为排除当地对司法审判的干扰,人民法院明确了指定异地审判原则。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对90%以上的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以及关联案件指定到了被告人任职地以外的省份异地审判。
  惩治腐败将出规范文件
  对于今后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裴显鼎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继续总结贪污贿赂等腐败案件的审判经验,对于审理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适时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有效解决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