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卫计委:“单独两孩”政策不会带来婴儿潮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时间:2014-03-04

“生孩子,住不进医院,这是大问题,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出现。”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
  “生孩子不是生病,不一定非得到大医院。”
  —原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委员
  “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单独两孩之后,全国每年大概增加一两百万孩子。”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
  3月1日,单独两孩政策在上海、陕西、广西等省份正式启动。此前浙江、江西、安徽、北京、天津等省市已经启动了单独两孩政策。
  两会前夕,“两会e客厅”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题图左二),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原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左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左四)共话单独两孩政策,访谈由本报记者白剑峰(左一)主持。
  不设统一时间表
  主持人:出台单独两孩政策,有什么具体背景?
  王培安:中央作出实施单独两孩的重大决策,是基于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基于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总体来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主持人:您曾说过,各地单独两孩政策不设统一时间表,但是生育间隔也不宜太长,有没有一个最后期限?
  王培安:各地实施单独两孩,我们不设最后的期限,也没有统一的时间表。这是因为,我们国家地区间、城乡间、民族间、人群间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相差较大,工作基础也有差异。间隔不宜过长,是指两到三年以内。
  目前各地总体政策基本一致,差异主要体现在生育间隔上。比如,北京、天津仍然坚持四年的间隔或是女方28周岁以上,浙江、安徽、江西是倡导生育间隔。
  缓解人口老龄化
  主持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亿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会有什么作用?
  翟振武:全国单独一孩的夫妇,大概有1500万到2000万。他们生育两孩的几率,卫计委调查的结果是60%左右,大概每年增加一两百万孩子。
  按照测算,单独两孩政策落实以后,老龄化的程度会降低2到3个百分点。这样的政策对于缓解我国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还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实施单独两孩,可以为应对老龄化赢得更多的时间,做好更多的准备。
  主持人:有学者认为,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因为两个关键指标,劳动年龄人口在下降和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实施人口新政策以后,能不能扭转这个局面?
  王培安: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为9.4亿。通常来讲,人口红利期有40年。应该说,现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以后,对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口的素质来保持人口红利,不能简单地依靠劳动力的数量。
  防止扎堆生孩子
  主持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是否会出现婴儿潮?
  王培安:婴儿潮现象不会出现。我们在做政策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要预防出生人口出现大的波动。我们要求各地不齐步走,不设统一的时间表。
  符合政策条件人口比较多的地方,如北京、天津等,采取生育间隔等措施,年龄大的可以优先安排,引导人们不集中、不扎堆生育,比较平缓地释放生育势能。
  主持人:人口增加必然会给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带来压力。政府部门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
  邓小虹:放开单独两孩政策以后,北京要求各级医院增加产科的床位。同时,积极协调人力社保部门,放开一些进京的政策,扩大助产队伍。
  另外一方面,生孩子不是生病,不一定非得到大医院。没有什么严重的合并症,最好是在本地分娩。
  王培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要做好人口形势分析和预测,特别是做好风险防控方案。生孩子,住不进医院,这是大问题,这种现象绝对不能出现。
  @1111小草:越年老就越觉得多个孩子多好,孩子不孤独,父母也多个指望!
  @yesongxianyun:今天下午碰到我们镇上一失独老人,突然让我鼻子酸楚,那老态龙钟的神情,让我内心咯噔一下。
  匿名网友:期待全面放开二胎,70后等不起。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