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政协委员称会所风反弹 曾承诺干部信息无痕化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时间:2014-03-03

据新华社电十多道“紧箍咒”密集出台,社会各界普遍叫好,但也有少数官员干部“暗度陈仓”,隐蔽腐败。两会代表委员列举了廉政“聚光灯”下的一些灰色角落。
  吃 会所歪风反弹
  客人信息无痕化处理

  “中央要求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然而一阵‘寒风’过后会所经济又有复苏迹象。”全国政协委员夏涛说,“并且呈现‘小圈子紧密抱团’的特点。”
  在北京一家号称“温泉打到地下1800米,所有摆件均是古董”的高档会所内,营销经理向“客人”保证:“所有客人身份均属秘密,一切信息无痕化处理,领导干部不用担心!”在北海公园仿膳饭庄,负责人一边介绍驼掌、鹿脑等菜品,一边翻着预约单说:“凡是只有客人姓氏和电话没有具体单位的,基本都是政府部门预订的,我们会为客人保密。”
  会所“风声”松了,一些企业老总的“神经”却绷紧了。陕西一位地产私企老总说,岁末年初,哪有不给实权部门“表示”的,高档会所消费一顿饭上万元稀松平常。河北一位经营度假村的董事长对记者说:“有时一天会收到20多个县里的介绍信,都是介绍关系户吃住的,咱能让人埋单吗?”
  住 假买房真受贿
  故意违约后赔钱

  随着贪腐的空间越来越小,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新型腐败形式逐渐衍生出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告诉记者,个别房产开发商与住建部门官员通过房屋“违约金”进行利益输送,成为腐败新变种。
  东部某市一位纪检干部向记者介绍,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一些官员和房产商达成“默契”,官员预付十几万元定金购房,并约定5至10倍的违约金。房产商故意违约又将房子卖给他人,这名官员向法院起诉房产商违约。经过法院宣判,顺利拿到上百万元的“违约金”。纪检人员介绍,这种利用买卖房产进行的行贿受贿,方式非常隐蔽,有时候即使纪检部门掌握了相关线索,也很难拿实并查处。
  行 公车拍卖廉价
  定向落入内部人手中

  “中央要求全国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但不少地方的拍卖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有的区县公车淘汰后,‘定向’廉价落入内部人员手中;有的起拍价定得太低,有暗箱操作嫌疑。”全国人大代表康永恒说。
  此前,河南省中牟县“43辆超编公车拍卖出39万元”的消息被曝光,质疑之声层出不穷。虽然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解释”合情合理,但仍有百姓质疑,“一辆车不足9000元,公车怎就拍出了白菜价!”对此,有专家表示,由于公车拍卖的定价等信息基本由本单位制定,程序也不尽公开,因此许多“猫腻”很难为外界所知。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