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公款吃喝隐蔽手法越来越多 发票有“分身术”和“障眼法”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时间:2014-02-20

公款吃喝隐蔽手法越来越多

制度设计需更多“精细化”考量

中央连发多道禁令,严禁公款吃喝,严控公务接待,公款吃喝风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财务制度尚待完善、部分官员“吃喝”心态难消等原因,顶风“吃喝”现象仍然存在,且手法愈加隐蔽。业内人士认为,管好政府部门“吃喝账”,制度设计方面还需多些精细化考量,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顶风公款吃喝频亮“绝活”

一年多来,中央及各地方均通报、查处、曝光了一批抗令违纪典型,公款吃喝风得到了比较有效的遏制。但“典型”的不断“涌现”,也暴露出了公款消费的些许新苗头,顶风吃喝的隐蔽手法越来越多。

春节期间,《经济参考报》记者暗访了贵阳市箭道街和中华北路上的多家中高档酒楼。九成以上的酒楼负责人表示,公款消费确实比以前少很多,但不是没有,“公款消费在我们这儿很安全”。

这个让公款吃喝“无风险”的“护身符”就是发票。如果吃一顿花 了2 0 0 0元 , 可以根据客人需要,开具3张或4张发票,每张金额肯定在800元以下,每张对应的日期也不会一样,客人按照发票上的日期按时取票即可。即使以后被查,客人尽可以“该时间段接待任务比较重、比较频繁”为由搪塞了事。

发票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审计机关 、 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本是监督工具,现在却成为逃避监督的“护身神符”。

除“分身术” 外,发票还有“障眼法”。以修车费、住宿费等名义报销大额吃喝费“吃轮胎”、“吃床腿”的大有人在。部分单位的财务账目也是一笔只有“两字一数”的“糊涂账”:只有一个消费金额和名为“接待”的接待事由,接待对象和陪餐人员均无说明。

从最近通报、曝光的案例来看,顶风吃喝的“绝活” 还有很多:接待地点从高档酒楼换到超豪华内部食堂或高档私人会所;茅台、五粮液变成定制“土酒”;酒管够但你死活看不到装酒的瓶子;钞票古董这些礼品界的传统“土豪”逐渐被价值数万的电子礼品卡取代;在账单签上某企业老总“大号”即可纵享高尔夫这样的“贵族运动”;“筵席” 将尽总有企业“朋友”来“赶场”并“抢着”买单……

财务报账存漏洞

公款吃喝为何“令不行、禁难止”?这些“怪招”“绝活”又是怎样炼成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党政干部和专家学者。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曹志刚认为,公款吃喝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现行政府资源分布体系是“向上依附型”的,政策、资金、项目大多是从上向下安排分配的。“虽有分配的条件依据,但具体操作仍带有主观性。这给下面留下了‘ 向 上 ’ 争 取 的 ‘ 空 间 ’ 和 ‘ 希望’,公款‘公关’也就‘顺理成章’出现了。”曹志刚说,“这样的‘公关’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个人私利。”

随着中央和地方多项禁令和制度的出台,对公款吃喝和公务接待的规定更具体也更严格。“这是好事儿,但有些规定不能全国各地均是一个‘模子’。”曹志刚认为,类似于接待标准和消费上限的规定,各地应有所差异。“一桌800元的标准在西部地区可能还行,但在东部地区可能要1000元以上。超过报销限额,只能通过‘分身’发票或‘障眼法’在财务蒙混过关了”。

在武汉市某纪委部门工作了4年的小章说,目前各类财务报账制度从程序上看,都较为严密,但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均难以得到完全执行,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各单位一把手的权力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和 制 约 , “ 一 支 笔 ” 现 象 依 然 存在。事后追责机制和相关行政法规不健全,对公款吃喝问题停留在党内处分上,没有实质性的行政法规对其予以规范和调整。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部分官员还存在“连吃点喝点都不行,还叫官吗?”、“只要不拿,吃点喝点问题不大”等老旧观念。四川某市环保局机关党总支书记老陈称,这样的观念不仅在部分“老字辈”干部中存在,新进的80后、90后公务员中也有。“千辛万苦考进公务员队伍,既为奔一个好前程,也盼过上‘体面’的生活”。

制度设计应“精细化”

业界人士表示,有效打击各种“绝活”“怪招”、走出公款吃喝屡禁不止怪圈 ,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资金、政策等资源的分配应该更加透明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和条件,就可以获得上级资金 , 就能拉到项目,政府部门之间的“公关”自然也就少了。

二是在出台公务接待标准和报销上限等规定时不宜全国“ 一口价”,应结合各地的消费水平多一些精细化考量。曹正刚建议,可考虑以各地上年度平均消费水平为基准设立公务接待标准的计算系数 ,消费水平偏 高的地区消费额度应该略高于其他地区。他说,“既保持对正常公务接待标准的控制 ,也使“禁令”更人性化 ,实施起来的阻力可能会小一些。”

三 是要完善责任追查机制。老陈认为现在的报销程序和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关键是执行上出了问题,基层的财 务由一把手一支笔决定,缺乏有力的监督。应该实现财权、人权分立,一把手只管大局工作,财权和人事权有专门的 副局长管理,建立决策的联动机制。

据了解,针对入账腐败福建省南平市采用“发票倒查”的办法,各单位须对被抽查到的每一笔消费作出包括接待事由、接待对象、配餐人员等,甚至连菜单、酒水单也被要求提供复印件。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小章认为要真正管好政府的“吃喝账”,在进一步出台和强化各类党员干部监督的文件和法律法规、完善和落实目前的报账制度基础上,要实行各级财政预算和花销向社会公开,引入第三方监督力量。

 “政府自身管不好、不好管的问题,交给全社会来管”,小章认为,政府要敢于、善于引导全社会民众对公款吃喝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举报和曝光此类问题的公民给予保护和奖励。

Tags: 责任编辑:UN021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