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专家:单独两孩是过渡政策 生育政策将继续完善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时间:2014-02-10

2月10日,全国卫生和计生工作会议将在京召开。
  今年,“单独两孩”新政将在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对人口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我国是否还要继续坚持计生基本国策?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
  计生国策是否还有必要
  记者:2014年,“单独两孩”新政将在各地陆续启动。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是否意味着我国将逐步具备自发生育的条件?
  原新:目前,我国的人口发展远不具备大幅放开生育的条件和空间。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依然是国家发展方略。
  为抑制人口过快增长,我国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经过40多年努力,从根本上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势头。但也遭遇人口快速转变带来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性别结构失衡、家庭简约化、人口规模依然庞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严峻等。这表明,我国的人口还不具备大幅放开生育或者自发生育的条件和空间,新时期必须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计生政策的未来作用,是在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之后修正人口结构性矛盾,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宏观上,调节国家人口发展的速度、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流动迁移等,以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适应;微观上,约束家庭生育行为,调节家庭生育孩子的数量以实现宏观人口总体均衡。
  “单独两孩”带来哪些变化
  记者:“单独两孩”政策对我国人口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原新:“单独两孩”政策属于生育政策的微调范畴,不可能改变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和促进家庭发展。
  适度增加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促使低生育率向更替水平接近。目前,我国总和生育率已降至1.5—1.6(相当于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年出生人口规模可达1800万人,使得生育率更接近于更替水平,有利于人口自身协调发展。
  适当改善人口年龄结构。首先,即时增加少年儿童人口。年出生人口数增加必然立即影响0—14岁人口规模。其次,延时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再次,新生育政策只会影响2074年以后的老年人口总量,但可以即时影响人口老龄化水平。2030年可降低老龄化0.4个百分点。
  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新生育政策可以适度增加出生数量,一定会促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但是,不可能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完全恢复正常。
  改善家庭代际人口结构。新生育政策既可以缓解家庭代际结构矛盾、增加家庭人力资源,又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发挥等。
  “普遍两孩”何时到来
  记者:作为社会政策的一种,我国生育政策从形成之日起,一直就处在与时俱进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中。今后的政策走向如何?
  原新: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以来,历经上世纪70年代“晚、稀、少”的弹性政策,80年代初“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刚性政策,80年代中期农村“一孩半”生育政策,再到城乡“双独二孩”生育政策,家庭生育数量规定逐渐放松。展望未来,“单独两孩”政策将只是一个过渡性政策,生育政策还将继续调整和完善,“普遍两孩”的时机必将在未来某个时间节点上被释放。

Tags: 责任编辑:UN018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相关链接:
[2025-03-1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2024-03-12] ·两会新华社权威速览|一图速览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3-03-05] ·最全!一图读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10-23] ·重磅!二十大对党章作出这些修改
[2022-03-15]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3-19]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7-24]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义务教育“双减”意见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
[2021-04-02]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